2011年1月9日 星期日

手作魂繼續燃燒中

昨天把安安的手作毛線背心拆掉重作,
一點也不覺得心疼
我就是沒辦法作到得過且過呀!

煥然一新

房間終於又再度充滿著愛樂,
可是費了我著實四個多小時整理呀!把一些拉圾都清理乾淨,
算是年前的小掃除,床頭櫃上也乾乾淨淨,
該來尋覓一下美麗的床櫃燈,
下一步邁向我的手工縫紉桌,加油吧!小飛

2009年6月6日 星期六

省錢過好日子的幸福方法


為什麼錢賺得不算少,卻僅夠支付基本開銷?...你是否感到奇怪,為什麼你不買昂貴的名牌服飾、不進高級餐廳吃飯,甚至捨不得買一雙當季新款的皮鞋,每個 月還是莫名其妙地花掉許多錢? ...為什麼我們即使超時工作、賺的錢也不算少,卻似乎永遠僅夠支付生活基本開銷?科技的快速進步、消費者選擇與財富的大幅增加,為什麼不能讓人們的生活 充滿喜悅與熱情?我們又該如何掙脫這種不斷努力賺錢以負擔高生活成本的惡性循環?......



我覺得,這本書寫的真她媽的好!完完全全就點出現在大部分人使用金錢上面的缺點!(當然也包括我!) 分享給大家這篇連我也要看很久的好文! (去圖書館借書吧!)

0-1 【導讀】天天都省錢,365天的省錢妙方


為什麼錢賺得不算少,卻僅夠支付基本開銷?
你是否感到奇怪,為什麼你不買昂貴的名牌服飾、不進高級餐廳吃飯,甚至捨不得買一雙當季新款的皮鞋,每個月還是莫名其妙地花掉許多錢?
為什麼我們即使超時工作、賺的錢也不算少,卻似乎永遠僅夠支付生活基本開銷?科技的快速進步、消費者選擇與財富的大幅增加,為什麼不能讓人們的生活充滿喜 悅與熱情,無法讓我們有更多時間來學彈鋼琴、度假,或在花園裡靜靜欣賞造物之美?我們又該如何掙脫這種不斷努力賺錢以負擔高生活成本的惡性循環?

作者曾從事鼓勵消費的廣告文案工作多年,她在本書中試圖分析現代人生活中的問題所在、如何解決,以及如何讓自己的錢變得更有用。作者並不是要你過著一無所 有、僧侶般的隱居生活,也不是要你永遠不能屈服在購物的欲望之下,而是要教你如何降低生活花費,卻更能享受生活。少花一點錢,實際上卻擁有更多。其實,你 只需要在生活方式上採取小小的改變,就能大大地影響你的生活……


【內容導讀】

天天都省錢,365天的省錢妙方
~Rebecca Ash/本書作者

「永遠記得,你不需要擁有很多,就能擁有一個快樂的生活。」-馬可‧奧勒利烏斯,羅馬哲學家,這句話表達了本書中最重要的精神。 這並不是要大家一無所有、過著僧侶般的修行生活,也不是要大家永不屈服在購物的欲望之下;實際上,本書要教導大家如何擁有比現在生活中更多、更愉快的事 物,在大幅減低財務支出的同時,還能感受到美麗與富足。

減少花費真的可以讓生活更加豐富。你會擁有美麗的家、穿漂亮的衣服,過著更豐富、快樂的生活。或許現在你正因沉重的生活壓力而感到筋疲力竭,整個人被壓得 喘不過氣來。永無止盡的花費與財務困擾,充斥、主導著我們的生活,也讓我們感到窒息。以英國人而言,我們過著前所未有而物資充裕的生活,但是為錢擔心仍是 大家壓力和情緒問題的最主要因素。這種狀況影響了英國超過一百萬以上人口,幾乎每四名看醫生的病患當中,就有一人為此所苦。而就一個受到物質與拜金主義所 操控的社會,對我們靈魂、身心與生活可能造成的傷害來說,壓力只是剛開始的跡象而已。

好消息是,你可以選擇不要過這種生活,抗拒必須變得越來越富有、承受越來越多壓力,但生活中的煩惱越來越多、也永遠得不到滿足的人生。
生活中的壓力 你不需要屈服於賺更多錢、做更多消費、付更多帳單的壓力;相反地,你可以放棄過度擁有與消費,選擇簡約的生活,並享受﹁少一點﹂的樂趣。你能找回真實健康 的自己,而不是做個消費主義社會中的奴隸,總是覺得缺少某些東西、想要得更多,卻無法享受金錢買不到的樂趣。

如果我們能夠從大量消費所帶來的桎梏與限制之中掙脫出來的話,就可以重新發覺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事情,好比種花蒔草的樂趣、創意帶來的滿足、了解我們生命中的人、事、物真正的可貴之處。

更重要的是,當我們調整心態,重新界定自己和金錢與物質的關係之後,我們不會再覺得一步出家門就得花錢,反而會覺得自己相當富有;我們不用再擔心收支是否平衡,而能夠享受擁有一點餘錢、在銀行中還有存款的喜悅。

這一切只需要你在生活中採取小小的改變,但是這點改變卻能大大地影響你的生活。 本書的許多小祕訣,能夠幫你一年省下一千兩百元、三千元或一萬兩千元不等的數目,有些方法還可以讓你立即多賺到三百萬元呢!其他方法則可以幫助你徹底重新 思考、安排你的人生,或重新界定生活的優先順序。

本書是為了所有不了解自己的錢花到哪裡去的人而寫的,也指出了為什麼花了錢之後,人們還是不快樂。這本書也是為了那些曾經在簡約生活與擁有名牌的小小虛榮 之間,猶豫不決的人寫的。如果你看到這本書,一定是因為你想要改變自己的生活:或許你很清楚自己要尋找的是什麼;或許只有模糊的感覺而已。本書想要告訴您 的是:
方法1:誰說我們需要很多錢才能好好生活?
方法2:不要因為小錢就隨便花!
方法3:從小地方尋找到新意義!
方法4:如果你能要得到、借得到、或真的不需要,那就不要買!
方法5:從優雅儉約的生活方式之中找到喜悅
方法6:檢視自己的財務漏洞與弱點
方法7:這麼做會讓你擁有更多,而不是更少!

雖然每個人看待金錢與改善生活品質的方式不一樣,某些讀者可能會從本書中找到方法來擺脫負債、降低生活成本,在能夠負擔的金錢範圍內生活得更快樂;有些讀 者可能會因為閱讀本書,全然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其他的讀者可能發現降低某些方面的花費之後,可以讓他們每年增加兩次假期;另外,讀者也可以不再從事非理 性的消費活動。
希望讀者能從這種生活方式的改革之中獲益。至少希望本書能幫你省下更多的錢。

本書分為三大部分。
第一章 問題何在?   
在這一章當中,我們要探討新省錢革命背後的概念,誠實地檢視自己的金錢流向,以及使得高消費行為成為社會通病的潮流趨勢。讀者會了解,為什麼渴望擁有更多的金錢是我們生活不快樂最重要的原因,並找到真正能讓生活過得更快樂的方法。

第二章 解答為何?   
在第二章中,我們會看到七種減少消費、讓生活更好的方法;讀者可以將這些方法當成提醒自己的小原則,提醒我們生活的目的究竟是什麼。在這一章,讀者將學會 如何將每天省下的一百二十元︵編按:原書以英鎊為單位,為方便讀者理解,全書統一以一:六十的匯率改為台幣單位︶變成十二萬元,也將找到不花錢、卻能擁有 你想要的東西的祕訣,以及在現有生活中找到快樂的方法。

第三章 方法大公開   
本書的最後一個部分,則提供讀者三百六十五種既省錢又能改善生活品質的方法。你可以從任何一個部分開始翻閱,也可以從頭循序漸進來閱讀這些妙方。書中提出的每種方法都能讓你省下三百元到三十萬元不等的金錢,也有許多方法可以令你獲得立即的快樂。
本書相關網站請參閱:www.harriman-house.com/spendless



【作者簡介】
蕾貝卡.艾許(Rebecca Ash)
學生時代主修哲學、法語及心理學。學校畢業之後,在中國工作了一段時間。之後返回倫敦,成為資深的廣告文案——不斷地勸說消費者,要人們買買買,花花花——自己也樂在其中。蕾貝卡現在辭去了那份工作,也離開了倫敦,以及花費。現為自由工作者,與兩個孩子住在郊區。


【目錄】
前言
序言
第一部問題何在?——為什麼錢賺得不算少,卻僅夠支付基本開銷?
1.為什麼現代生活花費這麼貴?
2.低通貨膨脹的迷思:高消費、高膨脹的生活方式
3.脫序的消費主義:持續不斷消費的壓力
4.多出來的錢會讓我們過得更快樂嗎?
5.我們都在原地打轉,但沉淪的速度越來越快
6.自私與不斷的消費讓我們的生活越來越糟

第二部解答為何?——七個方法讓你活得更好、消費更少,不再為金錢煩惱!
目前為止,這本書告訴了讀者什麼事?
方法1:誰說我們需要很多錢才能生活?
方法2:別輕忽花小錢的力量,那會毀掉你的生活、害你破產、永遠覺得窮困
方法3:從小地方找尋意義
方法4:如果你能要得到、借得到、或沒有也無所謂,就不要買新的東西
方法5:從優雅儉約的生活方式中找到喜悅
方法6:找出自己的財務漏洞與弱點
方法7:記得,這是為了讓你擁有更多,而不是更少

第三部方法大公開——365種提昇生活品質的省錢妙招
購物消費∕居家房屋∕買賣房地產如何賺錢或省錢∕個人財務狀況與存款∕降低必要的家用花費∕飲食∕減少不必要與額外的消費∕小孩、教育與大學學費∕汽車與旅遊∕休閒、娛樂與度假∕金錢買不到的快樂∕從日常生活找出更多時間∕工作或職業∕到海外工作


0-2 【內容試讀】第1章(第1節):為什麼現代生活花費這麼高?



  如果你現在正在閱讀這本書的話,那麼你一定不是那種每個週末都會出門逛街、動輒花上幾百或幾千元英鎊在買設計師名牌服飾或崇尚奢華派對生活的人;如果你是這種人的話,那你大概也知道自己的問題要怎麼解決了:不要再這麼浪費了!

  既然我們不買昂貴的名牌服裝,甚至捨不得買一雙夏季新款的皮鞋,為什麼每個月還是莫名其妙地花掉許多錢?為什麼不論我們怎麼省錢,每個禮拜都還是會刷 上好幾筆信用卡、每筆費用至少一千八百元;沒有幾天就花掉三千元的現金,每個月還得支付六千到一萬八千元不等的各式帳單呢?還沒加上房屋和其他貸款、所得 稅或保母費呢!

我們生活中的每個部分都被綁架了,真正的價值都被金錢交易強行取代。如此不僅傷害了我們的荷包,也讓我們的靈魂越來越空虛。

  首先,我可以告訴你的是:這不完全是你的錯。在下一個章節,你會發現即使政府極力試圖否認,我們的生活花費還是越來越高。要維持今日的生活水準是越來越難了,而且似乎沒有什麼方法可以改善這種情況。

  正如喬‧杜明桂(Joe Dominguez)與薇琪‧魯賓(Vicki Robin)在他們的著作<富足人生>Your Money or Your Life當中所提到:
   長期以來,我們與金錢的關係──賺錢、花錢、投資、擁有、保護、擔心──已經佔據了我們生活的一大部分。

  從早上睜開眼睛開始,到晚上睡覺之前,我們都被一大堆欲望以及(看起來)必需的理由不斷轟炸,而花掉一筆又一筆的金錢。不論是你上班途中所花的車資或 油資;在星期三花了兩千八百元購買、卻僅能撐到星期五的食物與日常用品;帶小孩出去吃飯花掉的四千元;還是在自家門口停車卻被開了兩千四百元的罰單。似乎 勉強讓自己維持理智,能夠存活下來、每天去上班所需要的金錢,就比你實際賺取的還要多。

  當然,這還不包括你可能希望擁有的各種物品所要花費的錢;因為我們的確會想要擁有一台iPod、一台電漿電視、全新的秋冬新裝,或是布置精美的家。

  在後面的章節裡,你也會發現廣告與零售業所採取的一切手法,對我們情緒健康與銀行存款的傷害,已經遠超過我們所能想像。不管是運用假折扣手法引誘我們 進去消費的商店,還是各式各樣充斥市場的新興科技與產品,或是告訴我們,除非買了他們的產品,否則生活就不夠舒適的廣告,可以說,無論閱讀報章雜誌、看電 視或逛個街,都變成了會清空我們荷包、銀行存款,甚至我們靈魂的舉動。

  我們因此成了無止盡花費、總是想要更多的消費經濟無辜受害者,這種狀況將我們捲入了一種總是在花錢,卻沒有好好過活的生活方式,讓我們拒絕了讓生活變得更好的選擇。


你不需要過著跟你的朋友或鄰居一模一樣的生活

   如果你想開始對抗現存的消費體制,讓生活有所不同的話,要從哪裡開始呢?

  首先,要跟讀者分享的好消息是,現今我們生活的許多花費並非絕對必要。

  這種必須不斷消費的觀念,都是關於生活風格的天大謊言,只是為了讓大家相信:我們必須得到最高薪的工作,買一棟負擔得起的大房子,到高級超市購物,享 用高級龍蝦當晚餐,買一台照相手機,跟朋友出去餐廳吃飯,盡量將自己打扮成模特兒,或取個模特兒當老婆,必須拚命工作,以致於永遠沒有時間讓自己變成我們 曾經期望變成的樣子。

  試圖依照這個生活風格的藍圖來過活,簡直是要人命!

  許許多多的人被壓力壓得喘不過氣來,活在對貧窮的恐懼中,也因而戕害了家庭生活與婚姻。我們放棄了個人的獨特性,放棄了真實的生活以及享受快樂的權 利,也放棄了更有意義的人生,只為了讓家裡充滿越來越多的雜物、冷凍食品。這些無止盡的消費,使我們越來越厭倦自己的生活。


我們擁有的金錢越多,消費越高,也累積越來越多的負債

  據統計,現代人平均擁有一萬件左右的物品,但是我們卻沒有過得比上一代快樂,那時有能力幫小孩買鞋子已經是相當大的財務支出,而且是人生很大的成就了。

  二○○五年,平均每家戶人口花在工作上的時間比以往更多,賺的錢也更多。   但是我們這一代卻有更多人負債,面對的壓力更大,也更容易感覺維持生活比過去來得更不容易。

  這種情況不僅不必要,更是荒唐可笑。更糟糕的是,那會讓我們無法安身立命。如果我們繼續像今天一樣快速地消耗物資,很快地,我們不只在財務上會面臨破 產,體力也會消耗殆盡。目前英國可供作垃圾掩埋場的土地已越來越少。我們的孩子所記得的是特力屋(B&Q)、玩具反斗城(Toys R Us),或特易購(Tesco)的標誌,而不認得什麼是櫻草花或金鳳花。嬰兒每年耗用的幾百萬噸尿布所造成的空氣污染,至少需要五百年才能完全消失。

  當然,我們還面臨了其他的問題,像是能源短缺、地球暖化以及全球性的貧窮、不公與貪污等。「地球暖化」似乎已經變成一個無關緊要的名詞,人們仍然照常 開車、搭飛機、打開家裡的中央空調,一點罪惡感都沒有。大家都不在乎當我們的小孩到達中年時,喜馬拉雅山的冰河將會消失,引起的洪水將造成全世界三分之一 人口面臨饑荒。

  所有這些大量消費與對金錢的看重到底對我們的生活帶來什麼好處呢?   答案是:並沒有什麼好處。


越來越多的錢,讓我們過得越來越辛苦

  例如最近ICM市場研究公司發表的報告顯示,與一九五○年代的人相比,今日街上的行人看來更加鬱鬱寡歡。人們不僅擔憂增加、快樂減少,而且有百分之四十五的人坦承,他們在午餐時刻之前,經常都處於心情欠佳的狀態。

  今天有多少人能夠挺身而出,誠實地告訴大家他們每天都過得十分充實,所做的也正是他們這一輩子最想做的事情呢?有多少人認為每天通勤上下班、週末時逛街購物、星期五晚上癱在電視機前的生活,比起五十年前,人們比較沒有錢時所過的生活還要更好呢?

  因此我們不禁要問,科技的快速進步、消費者選擇與財富的大幅增加,如果沒有讓我們更快樂,那麼這些事情到底有什麼用?如果這樣還不能讓我們的生活充滿 喜悅與熱情,沒辦法讓我們有更多的時間來學彈鋼琴、到柬埔寨度假,或在花園裡靜靜欣賞造物的美,那這一切的意義何在呢?

  另外,讓自己被工作壓榨,以負擔房貸與小孩教育費用的做法意義何在呢?讓小孩得以上大學、在社會上求職、工作、朝九晚五,甚至工作得更辛苦、更不了解生活的意義。那跟我們現在又有什麼兩樣呢?


想像如果你的薪水不變,但幾乎沒有花費

  我們來假設一個完全不同的情境。
  想像一下,如果你根本不用負擔房屋的錢,交通費也是零,你可以享受免費的食物,而每個月的其他花費也相當地少,但是你的薪水卻跟現在一樣多。

  想像著你每天早上醒來都覺得充滿朝氣,滿懷能量。想像著你的工作是你真正感到驕傲的事業,有創意、有意義,也能回饋社會;想像著你每天早上的第一杯飲 料,是在自家花園裡享用剛煮好的咖啡,而不是在過度明亮的辦公室裡喝著即溶咖啡;想像著你能環顧自己所擁有的東西,並感覺到:「哇!我擁有的太多了,我真 是個富有而幸運的人。」想像著你有時間做你真正想做的事情,還可以因此賺錢。


你真的需要金錢才能盡情享受生活嗎?

  我記得曾經看過一個故事,內容是關於一名有錢的遊客與當地的漁夫。故事是這樣的:
  一名有錢的生意人到國外度假時,遇到了一名漁夫。漁夫坐在有錢人的船邊,優閒地看著海浪輕輕地拍打著海岸。

  「你為什麼不去工作呢?」有錢人問漁夫。

  「因為我今天捉到的魚已經夠多了。」漁夫回答。

  「可是,如果你更努力工作,就可以賣掉所有捉到的魚,賺更多的錢,」有錢人說道,「你可以把那些錢存下來,再買一艘船。繼續照這種方式工作,很快地你就可以買下一整批船隊,然後開始從事國際貿易。」

  「可是,為什麼我要這樣做呢?」漁夫問道,草帽下的頭幾乎抬也不抬。

  「因為如此一來,你就可以跟我一樣富有,可以放鬆一下、享受生活。」有錢人說道。

  「那麼,」漁夫回答著,「你覺得我現在正在做什麼呢?」


加入省錢大作戰的行列
  
從一九五○年代,財富與消費文化興起之後,沒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擋勞工的薪水越來越高、經濟成長越來越快、每個人所擁有的物質與奢華品也越來越多的趨勢。但 時至今日,我感覺大家終於開始反抗這種大眾消費文化了;許多人想要擺脫這種無止盡消費、超時工作、為每樣東西付出高成本的惡性循環。

  我們體認到自己的生活出了很大的差錯。本書的目的,便是試圖分析究竟問題何在,應該如何解決,以及如何讓自己的錢變得更有用。

0-3 【內容試讀】第1章(第3節):脫序的消費主義:持續消費的壓力



  一九二九年時,作家維吉妮亞‧伍爾芙(Virginia Wolf)寫道,女人獲得獨立與從事寫作,最需要的是一個屬於她自己的房間。

  今天,由於科技突飛猛進以及我們有能力購買的物品大幅增加,對於女性而言,這種需求的代價恐怕要高很多,場景也不再那麼平靜了。

  只要花五分鐘隨手翻閱一本女性雜誌,我立刻感覺到,如果我不去購買那組價值七千五百元的香奈兒(Chanel)居家美容保養品、西門子保時捷 (Siemens Porsche)咖啡機、名模凱特‧摩絲(Kate Moss)穿著的紅色威靈頓長統靴、一件兩萬三千七百元的休閒羊毛外套、Miu Miu當季最新的女鞋必備款、一組三件相疊,每件價值兩萬一千元的印度床罩的話,我會感到空虛、不滿足並且討厭自己。

  我坐著想像伍爾芙當時整天無所事事,只能看向窗外的景象;然而,我卻永遠找不到時間完成手邊的工作,更別說會有時間凝望遠處的高壓電塔了。事實是,我們買的東西越多,擁有的東西越多,則會替自己的生活創造出更多雜務、麻煩與複雜度。

  在我終於解決了網路連線的問題、快速跑到咖啡店買杯咖啡、回答了五通電話、付掉手機與AA會員費帳單、寄了七封電子郵件、費力地掃過所有垃圾郵件 (嗯,我還蠻喜歡那些白色埃及棉睡衣的,或許可以考慮買一件)之後,的確沒有什麼時間能夠讓我安靜地沉思、做白日夢,甚至稍稍認真地思考任何事情。

  啊,我只需要五分鐘的安靜時刻……


午餐真正的代價

  當我開始深入研究為什麼我們會花這麼多錢時,看到了一篇由英國下議院(House of Commons)為女王金禧論壇(Queen掇 Golden Jubilee)所製作的研究報告,比較五○年代早期與現代生活的不同。在查看食品類的價格表時,我看到了巧達起士、牛肉、瑪琪琳、雞蛋、茶葉、糖、白土 司麵包、馬鈴薯與牛奶的價格,但卻找不到已經洗好的龍蒿、乾燥番茄,或是雞肉洋蔥咖哩飯的價格。

  所以在伍爾芙的年代,她可以輕鬆地到廚房切一塊新鮮起士,用漂亮的骨瓷茶壺泡好下午茶(配的牛奶是送牛奶工人每天早上從牛隻身上擠出、裝在能重複使用 的好用玻璃瓶裡送來的);但是同一個時間,生活在二十一世紀的女人,可能需要戴上漂亮的太陽眼鏡、穿上勃肯涼鞋,細心擦上防曬係數三十的乳液、抗皺粉底 霜,以及蜜絲佛陀(Max Factor)的防水睫毛膏,然後到附近商店逛街。四十分鐘後,她可能已經買了一雙去角質用的手套、讓穿著高跟鞋更舒適的鞋墊,以及在買三明治時看到的小 孩洗澡玩具。


生活成本這麼高的真正原因

  但是這種脫序的消費主義以及失控激增的物品,究竟是從何(為何)而來的呢?

  為什麼在五十年前,把小孩從小養到大只需要準備尿布、幾尺不錯的布料(灰色的給男孩、方格條紋的給女孩),一塊石板、粉筆,以及用掃帚柄與舊襪子做成的假玩具馬,就能讓小孩玩得不亦樂乎呢?

  然而今天我們卻需要準備三種不同的嬰兒沐浴盆(嵌入海綿的傳統型、六個星期大時用的斜躺型,以及小孩會坐之後用的可旋轉型),幫寶寶包尿布的機器,把 嬰兒濕紙巾加熱、不讓小屁屁受涼的機器,坐進去會搖動有音樂的椅子,不同階段大小的車用嬰兒座椅,裝在窗戶上的簾子,可以在車上玩的玩具組合,能在雪地上 使用的嬰兒車,以及與電視機連線的嬰兒監視器──這些還只是在他們六個月大之前要準備的東西!

  其實,原因並不難理解。

  我們今天花費如此高的原因,正是因為現今每個人就是擁有如此多的物品。

  根據英國巴克萊保險公司(Barclays Insurance)的研究顯示,現代人每人平均擁有價值九萬元的CD、八到十二件牛仔褲;全英國每年平均售出一千五百萬支新手機。特易購電子網路商店 裡,光是「小型廚房用品」項目就有二十四個品牌、總共一百三十種商品;而光是購買我小小的後花園需要的各項物品,大約就得花上六萬元。

  事實是,目前有太多東西可以讓我們花錢了,而且透過高明的行銷,我們也相信必須擁有這些物品。就某種程度而言,這變成了一場廣告力量與我們個人意志之間的拉鋸戰。但更重要的事實是,我們從未想過說「不」或「我真的需要這個東西嗎」?


為什麼我們會處於這團混亂當中呢?

  當然,如果我們聲稱目前的財富與富裕是邪惡的,或這種炫耀型的消費根本不算什麼的話,那就太天真了。
英國平均每個小鎮的主要街道上,至少有十家不同的女性服飾店。

  對於一百五十年前的英國人來說,生活是無止盡的掙扎求生。唯有在社會最頂層的人才有錢購買任何基本生活所需以外的物品。一般勞動階級女性如果擁有自己 的梳子與一組銅鍋,就算是很幸運的了。婦女與小孩通常仰賴馬鈴薯、麵包及瑪琪琳維生。一般英國男性最了不起的個人財產,可能是從父親那邊繼承而來的懷錶, 以及幾個漿燙過的立領。

  到了二十世紀初期,事情開始有了改變──而且是一種人類從未經歷過的快速變化。

  二十世紀早期,亨利‧福特(Henry Ford)的福特汽車公司(Ford Motor Company)預示了大量生產時代的來臨。福特對於生產線的創意(也就是每位員工只要站在生產線上固定的定點、從事重複的工作),使得更多東西能夠以更低的成本生產出來。

  到了一九二○年代,塑膠誕生了,快速地取代了合成樹脂。合成樹脂做出的雨傘把手與煙斗柄,只有淡棕色到黑色之間不同濃淡的色調。很快的,我們看到了大量具有鮮豔顏色的杯子、花瓶、煙灰缸、時鐘以及芭比娃娃,蔓延到市面上、家裡,最後到達西方現代社會中的垃圾掩埋場。

  時至今日,光是化妝品業就具有數百億的市值。他們藉由葛妮斯‧派特洛(Gwyneth Paltrow)與依莉莎白‧赫莉(Elizabeth Hurley)的臉蛋,試圖說服我們把辛苦賺來的錢花在最新的美容科技上。然而,最早的化妝品──玫瑰葉粉,是到一八九一年才被生產出來的,在那之前的好 幾世紀裡,女性都是仰賴燕麥、小黃瓜、油以及自家花園裡採下的天竺葵花瓣來保養皮膚的。

  在過去的一百年之中,由於大量生產與配送方式,行銷,以及研發科技的進步,市場上出現了大量的產品。一九二○年代,玻璃瓶仍然是以人工吹製而成;到了 一九六○年代,以安迪‧沃荷(Andy Warhol)為首的藝術家,甚至想將藝術大眾化,帶給所有的美國人。二○○五年,宜家家居的目錄向全世界消費者保證,它真的能讓你擁有所有東西:

  令人驚豔的風格與全新的低廉價格──讓你擁有所有想像得到、又負擔得起的設計居家用品。


每個人都想更富有

  二十世紀大量被生產製造出的物品,以非常驚人的速度滲透、形塑了我們的生活。在這樣的社經環境之下,一個快速成長的新階級──中產階級──也因而誕生。越來越多物品被越來越多人製造出來,也販售給越來越多的人。

  事實上,也因為人人都想變得更富有,因此我們必須買這麼多的東西、付出這麼多的服務費用。幾乎每個人都參與了製造某件物品或從事某項業務的過程,希望 把這些東西賣給其他人,來增加自己的財富。我們就好像活在一個旋轉木馬般的生產與消費的世界裡,而目前旋轉的速度如此之快,讓許多人想跳出這個圈圈。


當然政府也沒把事情做好

  但是,請不要告訴那些政客們,以免害他們吃不下價值一千兩百元的午餐。畢竟他們所設定的這些標準,不僅需要一個永遠不衰退的經濟體系,同時每年也必須有越來越多的經濟活動、生產力持續地成長,獲利與個人賺取工資的能力也必須越來越高。

  正是這種對於經濟成長的狂熱,將大家帶到今天的狀況,包括整體社會與我們個人的生活。

  每年擁有更多、更新的物品,已經不只是一種渴望,而是變成了一種需求。擁有越來越多的財富已經成為我們自我認同與安全感的來源,我們被這種需求綑綁住了,就好像嗑藥的人不得不倚賴藥物一樣。

──保羅‧懷契特《富裕中的貧乏》(Paul Wachtel, The Poverty of Affluence)   回到本世紀之初,當時大量生產與大量消費行為剛開始起飛,社會上各式商品的增加,以及因而造成的經濟財富的累積,的確改善了很多窮人的生活。

  然而,今天有多少人真的能稱為窮人呢?或許政府的數據顯示,仍有幾百萬人生活在貧窮之中,但是他們對於貧窮的定義,是指家戶收入只有全國中間值的百分之六十,在三十年前,這種收入已經是一小筆財富了!我們還能真的如此相信嗎?

  事實是,雖然想要更富有、買更多東西的欲望在剛開始是一件好事,但後來這種欲望卻已不再有用,也不再讓我們感到快樂。剛開始,更多的商品的確改善了人 類的生活品質,但是到了今天,我們已經不再需要更多物質生活了!   然而,如果我們讓業界與政府持續達到他們每年經濟成長的目標的話,我們一定不會滿足於自己所擁有的,而永遠會想要更多。

  愛逛街一族也不用害怕,因為我們自己不會去點燃欲望之火。如果現代經濟體系與政府崇尚經濟成長,那麼所有廣告與零售業者都會盡全力幫助他們達成目標。


廣告業創造了需求與欲望的假象

  五十年前,商業界對於能夠以大家負擔得起的價格、供應人們所需的物品,感到相當興奮;時至今日,由於實際上人們幾乎沒有什麼需求沒被滿足,因此業界開 始為我們創造新的需要。他們成功地讓我們接受他們的理念,因此幾乎沒有人會質疑為什麼我們的手機需要有照相功能,為什麼嬰兒監視器要連接電視機,或保鮮膜 上要打洞。

  我們看到了新改良的洗衣精,比我們舊的、普通的洗衣精含有更好的化學物質,婦女使用了新的洗衣精之後,家人對嶄新、乾淨的衣服感到滿心歡喜;但是我們 的家人除了抱怨以外,從不曾對洗好的衣服說出任何感謝的話語。我們看到了今年新款的汽車比我們現在的車子擁有更多改良後的性能──雖然我們的車子也才開了 兩年而已,而開著新車的車主都住在環境良好的社區,可以到有趣的地方旅行,而且還有性感快樂的配偶。

──提姆‧楷攝《追求物欲的代價》(Tim Kasser, The High Price of Materialism)


省了三塊錢,卻花了三千元

  或許你沒有察覺,但是今天每當你走進任何一家商店,就等於受到一大群專家的擺布,他們的工作就是想盡辦法讓你在離開店面之前,盡可能把口袋裡的錢掏出來,而且最好是把錢花在只需少許成本製造、但你卻願意付高價來購買的產品上。

  看看邊界(Borders)書店或特易購超市等經營成功的商店,你或許只想進去買份報紙或一罐花生醬,但最後卻可能多買了一本雜誌、一支錄影帶、一種燒烤工具、一個特價野餐組或迷你禪風花園組。

  你以為到商店搶購買一送一的特賣商品,或一條只要九百元的牛仔褲,就是撿到便宜了嗎?事實不然,當你逛了半個小時,花了四千兩百元之後,你才會了解為什麼商店會推出這樣的特賣組合。一旦你踏進店門,店家便可以運用各種技巧讓你多花錢,這種方法真的太多了。


引誘你花錢的詭計

  根據理查‧漢蒙(Richard Hammond)在其著作《聰明的零售》(Smart Retail,這本書是為零售業者而寫的)當中提到,「過渡區」(transition zone)指的是將顧客從店門外吸引進入店裡的區域。如果這塊區域太過空曠,顧客可能會感到太受矚目而不願意走進店裡;但如果太過擁擠,也可能阻礙顧客的 行進。

  一旦你將顧客吸引到店裡,那麼你就成功了──只要你有最好的展示與陳列方法,能有效引導顧客進入店裡逛一圈,並且在他們等待結帳時,還有些額外的小物品讓他們可以隨手帶走。

  同樣根據漢蒙的說法,伯明罕百貨公司(Selfridges)是:

  世界上最好的零售商店,不僅具備土耳其市集的活力與新奇感,同時也具備龐德街(Bond Street)精品店獨特的時尚與風格。這種效果令人驚異,不論是購買一盒九十元的無印良品(Muji)的筆,還是一件九千元的亞歷山大‧麥昆 (Alexander McQueen)的襯衫,一樣能令人感到購物的愉悅。

  他的說法十分正確。任何店舖、型錄或廣告所能做到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讓我們在購物時感到快樂。


信用卡是萬惡之源嗎?

  但是,為什麼我們不能購買那件自己渴望擁有的Diesel皮外套、Le Creuset鍋具組、漂亮的蘋果電腦、Elle MacPherson內衣組合,或是任何讓你心動、令你感到特別的設計師名品呢?為什麼我們不能擁有這些會讓我們快樂的美好物品呢?

  醒醒吧,不要做白日夢了!

  最近我接到一封美國運通的信用卡廣告,提供了一個紫色禮盒組的優惠,上面寫道:

  擁有了美國運通白金卡,你就有能力經常款待自己!

  請問,在必須負擔百分之十四‧九年利率的狀況之下,購買一瓶香奈兒指甲油或任何你喜愛的精品店裡的小東西,是一種我們負擔得起的「好好寵愛自己」的方式嗎?
你不能買這些東西的原因是你負擔不起,不管廣告業者或信用卡公司如何聯手說服你,這就是事實。


你是如何被騙的?

  有沒有想過,當我們天真地相信自己所購買的商品或品牌,能夠讓我們看起來更酷的時候,我們實際上只是這些業者的俘虜,那些品牌與商品的銷售對象,正是我們這個年齡層與社會族群的人。

  不相信我說的話嗎?

  以下的敘述摘自一份價值三十四萬一千七百元的報告,教你怎麼運用「酷炫」的魅力來銷售商品:
  年長一點的消費者仍然想要與年輕族群接軌,而某些商品能夠讓他們塑造出酷炫的形象,幫助他們融入年輕的同儕團體、卻不失成熟穩重的形象。年輕的消費者 往往從偶像的形象去定義酷炫的感覺,年輕的成年人與青壯年族群則會想要購買獨特、流行與創新的商品。個人特色是這個族群最看重的因素。


欲望心裡學

  人類欲望的本質,就是不管擁有多少東西,我們都會想要更多。當一個欲望被滿足時,下一個更大的欲望就會出現。這就是讓期望膨脹,讓我們變成貪婪、渴望消費、希望擁有更多物質的怪物的原因。

  浮誇的雜誌與電視廣告所傳播的崇尚消費文化,引誘我們相信買了許多漂亮的東西之後,我們就會變得更快樂。而如果沒有這些物品,我們的生活、甚至我們自己或我們的個性,都是不完整的。

  我們失去判斷自己不需要什麼物品的能力,而被迫走入一個不斷想要某些東西的文化。就像茱莉亞‧薛荷(Juliet B. Schor,編按: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著有《天生買家》一書)所說的,這是一種全新的消費主義,以前的人想「跟鄰居一樣富有」,而現在則是想「跟比爾‧ 蓋茲一樣富有」,每個人都想要變得更有錢。薛荷寫道:

  隨著九○年代經濟的蓬勃發展,新增的財富大幅提高了消費者購物的水準,壓力也增加了。奢華品取代了舒適感,成為全國崇尚的標竿,儘管那只有社會上一小部分人能負擔得起。

  當一位家庭主婦能夠買得起一台電冰箱之後,她接著會想要有一台洗衣機。當我們買得起汽車之後,馬上會想要擁有一部保時捷或豪華休旅車。當我們買得起Reiss的新衣服時,我們會忽然跑去逛Paul Smith的專櫃,抱怨為什麼自己買不起這些衣服。

  某天我讓三歲女兒轉開ITV商業電視台,因為她節儉的媽媽不願意購買英國無線數位電視(Freeview)的服務,讓她在星期六早上及整個禮拜都能觀看CBeebies兒童頻道。結果不到五分鐘,她就回頭跟爸爸說:「我要一個芭比娃娃。」

  每個人都想要更多,不管自己是否負擔得起。我們生活在一個崇尚商業的世界裡,廣告業者會繼續設法賣給我們更多的東西,直到有一天我們發現,選擇說「夠了」,真的會令我們感覺更好。


該是改變的時候了

  在內心深處,我們都知道,擁有那些渴望的美麗物品,並不是決定我們能否更快樂的主要原因。事實上,現在有許多人已經超越了物質欲望,開始熱烈尋求金錢買不到的東西。

  我認為,這一切成長已經足夠了,這一切想要更多的文化也足夠了。我們為什麼不能好好地停一會兒、呼吸每一天空氣中的味道,看看我們孩子令人驚奇的細緻皮膚,花時間種一棵樹,寫封信,或對友善的陌生人露出微笑。

  等會兒,我要找出一支老舊的鋼筆、拿張紙,帶杯冰涼的牛奶到花園裡坐坐。

0-4 【內容試讀】第2章:七個方法讓你活得更好、消費更少,不再為金錢煩惱!

目前為止,這本書告訴了讀者什麼事?

  到目前為止,我們總是有辦法替自己找到許多藉口:我們責怪通貨膨脹讓我們留不住錢、廣告零售業者讓我們無法控制自己的物質欲望。但是,我們終究得開始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因為(至少在可預見的將來)不論是產業或政府,都不會替我們承擔這個責任。

  為什麼當我們想跟朋友見面時,一定要安排一頓價值四千五百元的午餐?為什麼我們在供給家人食物與衣著時,必須付出超過我們所得的金額?為什麼我們總是 必須購買那麼多的東西?為什麼為了讓你的小孩擁有不錯的教育,就表示你必須努力工作,以致於根本沒有時間看見他們?為什麼我們花那麼多的時間為錢苦惱,而 沒有想到即使收入少一點、沒有自己的房子,也不會影響你長遠的快樂程度?

   因為我們從來沒有想過要過一個不一樣的生活。

  因為我們已經不知不覺陷入習慣當中,不再質疑為什麼要花這些錢。

  因為一旦我們賺了錢,很快就會找到花掉這些錢的方法。

  隨著年紀增長,我們花的錢也越來越多。當我們十八歲的時候,每個月兩萬四千元就可以讓我們有一個睡覺的地方,有義大利麵、豆子與番茄罐頭吃,有啤酒喝,與朋友同歡,度過生命中最無憂無慮的時光。

  但是當我們年紀越來越大(當然這時就應該擁有一幢五個房間的房子,以及裝滿漂亮西裝與洋裝的大衣櫥),我們賺的錢越多,就會找到更多花錢的方式。實際 上,我們並沒有增加更多的外食次數、過得更享受,或穿得比以往更好,只是提高了生活中每樣東西的價格。我們的消費是:付十二萬的房貸而不是一萬兩千元的房 租;吃七千兩百元的現代歐風餐飲,而不是五百八十四元的咖哩肉、印度烤餅與兩品脫啤酒;買一件三千六百元,而不是七百八十元的新上衣。

為每分錢創造更大的價值

  本書的第三部分提供讀者三百六十五種花費更少的方法;但是這個「花費更少、活得更好」的革命,並不只是希望幫助讀者少繳六千元的稅或四千兩百元的手機費用,而是希望逐漸改變你的生活方式,幫助你擁有不同的思考方式,了解生命中真正重要的課題為何。

  我們必須開始回答以下幾個問題:

˙如何花費更少,學會掌握金錢?
˙如何簡化自己的生活,享受「少一點」的樂趣?
˙如何享有更多品質──包括我們所擁有的物品,以及我們活在這個美麗星球上的每一分鐘?
˙如何減輕工作負擔,但卻擁有足夠的資源來過活?
˙如何讓錢花得更有意義?
˙如何減少金錢對我們生活的控制,轉而真正掌握更多生活主導權,感覺更富有?

  以下的七個方法並不是什麼必須嚴格遵守的制度,而是希望幫助你輕鬆愉快地稍微改變你的花錢習慣,以及對於財富與金錢的態度,這將瞬間改變你的生活。   

只要接著讀下去,你會發現這些點子的妙用。



方法1:誰說我們需要很多錢才能生活?

  如同羅馬哲學家皇帝奧勒利烏斯在西元二世紀就告訴我們的,永遠記得,一個快樂生活之所需真的很少。有太多的研究證明,更多的錢並不會帶來更多的快樂。事實上,我們生命中最美好的事物經常都是免費的。

  當然,我並不是說如果有人告訴我得到了價值六十萬元的伯明罕百貨公司禮券,我不會欣喜若狂;我希望提醒讀者的是,擁有更多的金錢並不是最重要的事情。

  就算你真的負擔得起那套五萬四千元的衣服、那部一百八十萬元的汽車,或那幢你夢想中的漂亮房子,那又怎麼樣呢?想像一下,如果你不小心跌倒在雪地上磨 破了衣服、汽車在停車場被撞凹了、發現你的漂亮新房子裡有老鼠窩,或前任屋主在屋子裡上吊自殺的話,你會感到多麼沮喪。

  只要稍微了解人類對於金錢的基本心理,那麼你將會對自己的財務狀況感到更有信心。

˙永遠記得,欲望是造成我們不快樂最主要的原因。擁有更多的金錢與物品並不會讓我們感覺更快樂。當你訓練自己減少欲望時,將會減少那些真正令你感到悲慘 的、無止盡的欲望與不滿足。與其在逛街時不開心地想著:「真希望我什麼都有」,還不如學習關掉欲望,告訴自己:「我對於目前擁有的一切都感到很滿足」。

˙永遠記得快樂必須來自於內心的滿足。現代人很容易感染全國流行病,每個人都不自覺地走上追求「更多錢」的道路。要將你的精力放在如何讓生活過得更好,而不只是買更多的東西。

˙同時也請記得,你或許已經是全世界最富有的百分之五人口中的一員。雖然在金字塔最頂端的百分之一人口有能力負擔五億四千萬的房子與私人飛機,但是你真的有機會(或甚至有必要)縮短之間的差距嗎?

˙現在就列一張清單,寫出會讓你的生活更快樂、更有意義的事情。不論是回到學校讀書或只是到鄉間散步;擁有一個你真正喜歡的工作或是花更多時間陪伴小孩;學射箭或陶藝。永遠記得人生是短暫的,而真正有意義的事情往往不需要花錢就能辦到。

今天就決定選擇一段不同的旅程吧!走向通往更多快樂、而不只是更多金錢的道路。 ˙也不要因為擔心錢的問題而令你的生活充滿恐懼。在你今天的能力範圍之下過生活,而不要期望未來可能會有的收入。想想看,如果你失去所擁有的每一分錢與物 品,一切都必須重新來過的話,現在的情況有那麼恐怖嗎?

  更單純的生活方式能帶給我們一個精神復甦的空間。 ──約翰‧藍恩《永恆的簡單》(John Lane, Timeless Simplicity)



方法2:別輕忽花小錢的力量,那會毀掉你的生活、害你破產、永遠覺得窮困

  過去一年當中,有多少次你會告訴自己:「喔,這不過是一百二十元而已(或三百元、一千五百元、十二萬元)」,而讓錢從你的帳戶中流失?不管是購買那本 小孩從來不看的迪士尼月刊、每天晚上一瓶四百二十元(而不是三百元)的酒、升級為寬頻的費用,還是找搬家公司搬家的費用。

  事實是,這邊或那邊花掉的一百二十元、一千兩百元與一萬兩千元,很容易在不知不覺中,就累積成一個月一萬八千元或是一年三十萬元的消費。

  我有個朋友,最近發現他一年花了九萬元購買星巴克咖啡。每杯咖啡「只要一百五十元」,但是每天三次、每次一杯,每星期五天,每年四十五個星期,加起來就變成了十萬一千兩百二十元的消費。

  我可以告訴你廣告垃圾郵件的祕密:比起一年三千四百八十元的入會費,若你提供每季八百七十元的入會費方案,願意加入會員的人會因此多出五倍!

  你看,就是這些小錢,加起來之後就變成一大筆花費。

˙下次當你告訴自己:「啊,這只要××元而已」的時候,馬上問自己是否真的需要從事這項消費。它是否真能增加你的生活品質,讓你感覺更愉快呢?唯有當答案清清楚楚是「對」的時候,你才應該購買。當你學會說「不」之後,你會驚喜於從中獲得的愉悅感。

˙找一天晚上、花一個小時,看看自己有哪些自動轉帳、直接扣款的費用與銀行帳戶狀況。有沒有哪些定期要付的款項是你現在可以取消的?例如,雜誌訂閱費就是一個常見的例子。另外,檢查每一張現金卡及票據的交易狀況,看看是否可以不要用這些東西。

˙連續一、兩個禮拜,每天晚上花五分鐘的時間記帳。仔細想想你的每一項消費,同時計算一下該項消費一整年要花多少錢。例如,每個禮拜一千五百元的乾洗費用,一年下來總共是七萬五千元。類似這種對自己金錢流向的了解,對於改善你的消費習慣將有神奇的幫助。

˙閱讀本書第三章的每項祕訣,開始運用在你的生活上。記住,這裡或那裡花掉的三百元、九百元或三千元,很容易就變成一年十八萬元的花費。

  如果周遭物品已超出你能管理的範圍,在潛意識裡,你會感到軟弱無力。而這種感覺也會影響到你生活中其他運作良好的領域;生活中的雜物會影響自我的發 展,因為堆積起來的物品往往與回憶有關,那會將你限制在過去。 ──堤契‧區斯坦《一切從減》(Tiki Kustenmacher, Simplify Your Life)  



方法3:從小地方找尋意義

  期望自己每個月能多三十萬元進帳,或是有個有錢的阿姨來幫你還清房貸嗎?希望擁有十二萬元能夠拿來花在自己身上,買新的廚具或山毛櫸大衣櫥嗎?

  我們總是將心思放在自己希望擁有的事物上,而不是欣賞自己已經擁有的東西。我們總是瘋狂地著眼於改善自己生活的現況,而沒有發現自己現在所處的地方是多麼美麗。

  我並不希望像一個嘮叨的母親一樣,當你不想吃義大利麵時,告訴你要想想貧窮國家的小孩。但是偶爾提醒自己有多麼幸福,確實會讓自己感覺更滿足。

˙仔細看看自己的家與周遭的生活,到每個房間欣賞所有美麗的物品──餐桌的木頭、牆上的圖畫、客廳的地毯等。感受自己所擁有的空間大小,以及舒適、豪華與安全感。看看自己的衣櫥,仔細整理你已經擁有的美麗服飾。

˙每天晚上睡覺前花五分鐘,坐下來欣賞自己生命中所有的美好,不論是你的小孩、你的夥伴,你燉煮的食物、泡好的茶,看見樹籬裡的知更鳥時所感受到的欣喜,或出門前妻子深情的擁抱。

˙放慢速度、享受生命中的每一分鐘。享受並找回生命中單純的喜悅──切麵包的動作、碰觸磁杯的感覺,或是幫孩子梳頭髮的樂趣。

  一個儉樸的人……連吃一顆橘子也會覺得津津有味,他享受整個水果的顏色與質地、它的味道,以及剝橘子皮時輕灑出的汁液、半透明的橘瓣、充斥在空氣中的香味……,以及保留橘子皮用來烘焙的節儉。 ──堤契‧區斯坦《一切從減》

˙告訴自己:你很富有,你也會真正開始感覺到自己的富裕。

˙減少自己做的事情與擁有的物件。享受抽屜裡、衣櫥裡、食物櫃與車子裡少一點東西的感覺。我們的潛意識被自己擁有的各種物品所佔據,也儲存了每樣東西的知識與記憶。因此,你家裡所有的物品,也在你的腦子裡跟著你到處走。

  你擁有的越多,就變得越渺小。 ──卡爾‧馬克斯(Karl Marx)  



方法4:如果你能要得到、借得到、或沒有也無所謂,就不要買新的東西

  許多年前我曾經在中國住過一段時間,對於窗外每隔幾個小時就會傳來的音樂聲與叫賣聲,感到相當驚奇。每一種聲音都代表了不同的小販在我們公寓樓下等著 顧客上門:某種叫聲代表賣烤地瓜的小販、另一種叫聲是個帶著整簍子鰻魚的女魚販,而我個人最喜歡的叫聲是來自一個幫人修補鍋子的男子。

  今天在英國,修補一件西裝褲的價錢可能比買一件新的還要昂貴,但正是這種潮流使得物品品質逐漸低落,我們不再珍惜自己所擁有的物品,也使得英國的土地被垃圾掩埋場分隔得殘缺不全。

˙在你想要掏出信用卡購買一台新的縫紉機、腳踏車或按摩床之前,先問問周遭的親朋好友是否有這些東西可以借給你,或以很便宜的價格賣給你。如果你問我的 話,這些東西都被堆放在我家的車庫和櫥櫃中乏人問津,而我也會很高興地借給別人。這告訴我們:你可能會驚喜地發現,許多你想購買的東西,常常都會有朋友很 高興地借給你用。

˙買二手貨。到二手商店、跳蚤市場或eBay尋找你想要的東西;打電話詢問你在本地報紙看到的廣告;培養把老東西廢物利用的喜好、重現老東西的美;在寒冷但有陽光的清晨外出去搜尋便宜的商品。

˙集結周遭的資源。例如,找一群朋友或鄰居共同分享園藝工具、小孩的玩具、帳棚、腳踏車、汽車或度假用的拖車等。

˙購買耐用的物品,而不要買最便宜的。例如一雙耐久的靴子、家庭號的木造沙拉碗,與不會生鏽的園藝用剪刀。

˙有時用租借的方式會更便宜(例如汽車、工具、度假屋與婚紗)。如果想要購買洗衣機、折疊式嬰兒車、或V領套頭毛衣等,記得優先考慮去年的款式。

˙記得,許多東西都可以修補或回收使用。例如衣服、袋子、或靴子上壞掉的拉鍊,很容易就可以換掉;褪色的白毛巾可以重新染色;舊的玩具畫版也可以變成新潮的相框。

  如果自己做不出來,就不應該擁有這項物品。 ──作者的父親(自己動手建倉庫、將剩餘的木頭當柴燒、非常喜愛音樂)



方法5:從優雅簡約的生活中找到喜悅

  許多人都誤以為消費能讓他們覺得自己富有,事實上,消費會讓我們覺得自己更貧窮,而且無法控制自己的財務狀況。更糟糕的是,消費所累積的債務與先享受後付款的壓力會使許多人感到焦慮,因而花掉更多錢。通常當我們財務出現赤字時,就更無法控制自己的消費。

  讓你感覺最好的狀況之一,是擁有一個固定存有幾十萬元的帳戶。奇怪的是,當你維持帳戶裡的金額大致不變時,你反而會花較少的錢,而且對於不花錢感到相當愉快。

  即使你今天是一個強迫購物狂,最喜歡的活動只有逛街,你也會訝異於在很短的時間之內,就能改變自己的習慣,變成一個喜歡簡約、懂得存錢而不消費的人。

  連續四個冬天穿著同一雙長靴(當然要定期保養、換新鞋跟、鞋底),遠比花掉你所沒有的一萬八千元在新鞋子上的感覺還要好、還要深刻與持久。學習自己動 手修水管會讓你感覺自己很聰明,也可以替你省下幾萬元的維修費用。如果你能夠用三千元來支付一家四口一個星期的飲食花費,而且還包括蔬菜和水果的話,你會 得到一種非常特別的興奮感。

˙接下來幾個月裡,慢慢去培養花較少錢的喜悅感。減少逛街次數以減少花錢的機會。當你決定不買某樣東西或找到更便宜的選擇時,為自己儉約的美德喝采。在你想購買任何東西之前,先問自己:「我真的需要這樣東西嗎?」你會發現,讓你感覺快樂的答案往往是「不需要」。

˙為自己能在家裡創造出的美麗與快樂感到驕傲──用更少的錢,但更多的獨特性、創意、充分的勞動與極佳的品味。例如縫補舊的亞麻布來做成桌巾,不需要買新的;用果醬罐子裝滿從森林裡採集的風鈴草;將最喜歡的唱片變成時鐘;穿著手肘上有皮製補丁的毛衣,在花園裡抽煙斗。

˙不要馬上購買想要的東西。養成延遲享樂的習慣。你等待越久的東西,得到時會越感到愉快。如果你馬上購買了某樣東西,往往過不了幾個禮拜之後,你就會開始 想要別的(或更好的)東西。雖然這些原則完全違背我們被教育的消費邏輯,但是你會驚訝地發現,一年當中只買五件真正喜歡的東西,會比一年買二十件東西,帶 給你更多喜悅。

˙小心衝動購買行為。這種行為包括購買你在當下非常想要、但以後可能很少使用的物品;排隊結帳時隨手拿起的小東西;以及聖誕節時因太亢奮而忘了節制的瘋狂大採購。

˙記住存錢買東西的喜悅。小時候我住在祖父母的農場裡,廚房窗戶旁的馬廄裡養了一匹非常美麗的栗色母馬。當祖父決定賣這匹馬時,他賣給了一個替父親送牛奶 的女孩。女孩是帶著一個裝了一百張一元英鎊鈔票的鞋盒來買的,裡面都是她送牛奶所賺來的錢。每當我想起這段故事時,總會令我想要少一點的錢,而非更多的 錢。

˙享受節儉的樂趣,把它當成一種執著,讓它成為能夠激勵你、讓你感到驕傲的信念。

  唯有獨特的品味才能創造出真正的時尚與流行,因為如此才不會跟隨其他人的腳步。不論這個獨特的選擇是一座小梯子還是一個小籐籃,都必須是發自個人內心 深處的選擇、一種心靈上的需求,才能賦予這個物品真正的價值。從某種角度而言,這些物品的美感也透過選擇它的人的個人特質展現出來。畢竟,我們的選擇會洩 漏我們最深層的自我,而獨特的人能夠讓我們用新的、屬於他的眼光來看待他所選擇的物品。 ──英國時尚攝影大師畢頓(Cecil Beaton)公爵



方法6:找出自己的財務漏洞與弱點

  喜歡購買唱片、鞋子,還是每天晚上都得花一千兩百元喝酒?你渴望的生活方式超出自己薪水所能負荷嗎?或者你就是對金錢很不在行呢?

  對許多人而言,類似以上三種狀況都是過度消費所造成的。或許你已經清楚自己(某些)財務上的弱點,但是或許還有其他財務漏洞是來自於你不以為意、或自認為不可避免的消費。

  重要的是,你必須相當清楚自己金錢的流向與原因,然後決心改變。人類心理學中一項令人訝異的現象是,我們能夠忍受同一個問題多年而不去解決它。當然, 我們會告訴自己已經在試著解決這個問題了,但是沒有任何改變的現況,卻明白指出我們只是在欺騙自己而已。真正重要的是改變的決心。

  接下來幾個禮拜,多花點時間認真了解自己將錢花在什麼地方,以及從實際面與心理層面而言,為什麼要花這些錢。例如,你是否將錢花在信用卡的利息上,但 實際上可以將這筆款項付清呢?消費是否為了補償你工作的辛勞?還是為了補償你小時候所欠缺的東西?或是你真的花了太多錢在昂貴的食物、小東西、住家、孩子 的學費或托兒費上?

˙有時我們很難找到自己的財務弱點。詢問你的伴侶或朋友,他們認為你的問題出在什麼地方?如果你夠勇敢的話,可以問問自己的父母或年長一輩的朋友。

˙如果未來幾年內你的收入都不會增加的話,你能負擔得起目前的生活形態嗎?你對於現階段每個月的花費感到快樂嗎?如果不是的話,可能要認真地考慮改變你的 消費習慣。如果你的收入變多了,那當然很好,但事實是不論你從消費當中獲得多少樂趣,無法達到收支平衡的壓力一定會讓你覺得並不值得。

˙找出解決方案。你花了太多錢在CD或運動鞋上嗎?那麼就限定自己每個月或每年可以花在上面的金額。花太多錢在喝酒嗎?就設定自己每個禮拜的限額,或是限 制自己每瓶酒不要花費超過一百八十元。你的汽車與汽油花費很可觀嗎?換一部小一點、省油的車子。負債與貸款太多嗎?考慮請教專業人士諮詢解決方案。

˙記得有時我們過度消費或想要買東西,是因為心理與情感上的需求。例如,缺乏父母照顧、較沒有安全感,或焦慮感較強的人,往往比較重視物質。同時記住,你對於金錢的態度往往承襲於自己的父母親。

˙無法一天不享受花錢的溫暖與滿足感嗎?如果你沒去逛街的話,就會覺得整個週末都很空虛嗎?請參考羅納‧費伯(Ronald Faber)與湯瑪斯‧歐昆(Thomas O庱uinn)對強迫購物狂的研究當中,所提到這些購物狂的內心想法:

  「我並不是真的需要這樣東西,因為有時,我買了之後會想:『啊,又買了一件運動服?』」

  「我永遠沒辦法(到雜貨店)只買一瓶牛奶,我一定得買兩瓶才行。」

   你會沉迷於金錢嗎?

  當我們沉迷於金錢時,金錢就會取代我們的情感,取代「人」成為我們心中唯一的焦點,因而變得比親密關係更重要。我們的生活裡不再有容納其他事物的空 間,只會越來越增加對金錢的倚重。 ──黛安‧伊萊與凱‧雷希博士《駕馭自己的錢》(Dr. C. Diane Ealy and Dr. Kay Lesh , Our Money Ourselves: Redesigning your relationship with money)



方法7:記得,這是為了讓你擁有更多,而不是更少

  正如我之前所提到的,本書並不是要讀者一無所有,過著乞丐般的生活,而是希望教導讀者減少消費或開銷,同時還能改善生活的品質──不論是外在還是內在的生活品質。

  「花費更少、活得更好」指的可能是,開一台箱型車橫渡法國一個禮拜,購買便宜的古董家具,而不是因為你沒有時間作出更好的選擇,就花十八萬買一張名牌餐桌。

  「花費更少、活得更好」也可能是指,把星期三一頓昂貴的外食,換成一堂兩百七十元的繪畫課;到蘇格蘭鄉下度假,而不是到米蘭待一個星期;到菜市場購買 沙丁魚,而不要到昂貴的超市買珍奇的魚;用更經濟實惠的方式來為小孩或客人準備飲料,而不需要一個月花一千兩百元在汽水或礦泉水上。

˙不論你決定如何省錢,記住這是為了讓你有更好的選擇,而不是完全不花錢。你可以到優雅的飯店享受下午茶,但不需要去吃昂貴的午餐;餐桌擺上一支獨特的 花,勝過一大束過分炫耀與昂貴的花束;買一千五百元一雙舒適的鞋,而不是十五萬但會造成腳部壓力的鞋子;住在船屋裡,而不要住在昂貴的市中心。

˙記得永遠要留一點空間給自己。不要讓金錢佔據你全部的心思。到生命終了時,我們不會希望自己應該多賺點錢,而會希望自己花了更多時間看著天上的雲、到世界各地旅行、與小孩玩耍,或是做一些更有意義的事情。

不要為了維持某種生活方式,而選擇一個自己討厭的工作。因為那個生活方式原本就是對你厭煩的工作的一種補償。

˙記得當你花費越少,你會覺得越富有──因為你會突然發覺自己真的省下了許多錢。你對自己的消費越有創意,對生活就會越滿意。明智、優閒地過日子,你會發現自己非常聰明!

˙停止幻想自己會變得更有錢,為自己所賺取的錢感到驕傲。每一分錢都是你辛苦工作得來的,因此你應該帶著這種自豪來消費與過生活。

  當我們專注於一件物品上時,即使是一片玻璃,這件物品本身就會變成一個神祕、令人驚異、美麗得難以形容的世界。 ──亨利‧米勒(Henry Miller)

0-5 【內容試讀】第3章(第6節):飲食


˙重新發現親手挖掘馬鈴薯的樂趣。
˙為什麼真實的食物會讓你感覺更好、活得更健康,並省下一大筆錢。
˙去超市時,如何將自己的花費控制在一千兩百元以內。

  某次去拜訪祖父母時,慈祥和藹的祖母給我一個陶罐,裡面裝了香氛蠟燭,上面寫著「居家美德」的字樣。看到時,我並不因為她暗示女性只能待在家裡而感到不高興,反而覺得相當地驕傲。

  我覺得「居家美德」是每個人都應該嚮往的特質,因為我們已經朝相反道路前進太久了,家裡充滿了各種惡習、懶惰與冷漠,我們需要找回一點和諧的氣氛。

  對很多人而言,自己煮飯變成一件麻煩事,他們寧願將時間花在看電視上。如果要自己沖洗生菜或削馬鈴薯皮,我們還會抱怨呢!

  然而,有什麼事比下班後花二十分鐘,在花園裡採收自己種的番茄與香草,更能讓我們放鬆呢?如果你喜歡的話,還可以喝杯小酒呢!又有什麼事比聞著剛切好的檸檬百里香味道、看著自家花園栽種的肥美蔬菜或自己做的麵包從烤箱出爐,更令人感到愉悅呢?
英國每年大概浪費一兆兩千億元的食物,這個金額是我們花在社會福利上的五倍。

  面對今天這種科技導向、快速而不自然的生活,將心思放到食物與飲食是最好的解藥。事實上,造成我們對生活的不耐與不滿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我們的期望 太多,而忘記了真正的快樂其實來自於每天的日常活動,例如將刀子磨利、為吱嘎作響的鎖上油,或是將洗好的衣服折疊整齊,放到聞起來很舒服的抽屜裡。

  當然,花在食物的費用也是不容小覷。我所有的朋友都認為食物(以及酒)的費用是相當不容易降低的;或許我們可以好幾個月不買新內衣,但是每次到超市購物,總是得花上七千八百元左右。

  因此,對於那些財務漏洞是因為擁有一大家子人必須餵飽,或喜歡享受美食的饕客而言,以下提供了一些方法,幫助你減少花在食物上的費用,同時提昇生活品質。


到菜市場買新鮮產品

  不僅可以買到比較便宜的產品,也能促進本地社區經濟繁榮。在本地菜市場、肉店與蔬菜水果店,而非超級市場購買新鮮物品,真的會便宜很多。大家都認為在國外的菜市場買東西是一種愉悅的經驗,其實英國的菜市場也會讓你感到興奮與滿足。

買剛好的分量,不要多買

  如果你需要三朵蘑菇來增加菜餚的味道,就買三朵蘑菇吧!如果你需要一根韭菜,就只要買一根韭菜;如果你需要兩片培根,跟老闆要求只要兩片培根。

吃好一點,心情更愉快,更少發脾氣

  最近報紙上都是英國廚師奧利佛的報導,讓大家了解為什麼小孩吃得好很重要。但是對大人而言呢?二○○五年五月一篇報導中指出,英格蘭路頓地區 (Luton)一所高中,自從請了一位好廚師來製作健康的餐點之後,學生的中學教育會考(GCSE)成績突飛猛進。該校校長提到,學生們似乎也更快樂、更 有教養了。變得更聰明、快樂、更少發脾氣?許多大人也正需要如此。盡量少吃垃圾食物與食物調理包,全部改買新鮮食材──為了自己也為了小孩。

買東西前先做好計畫

  與其到超級市場尋找下禮拜的餐點靈感,不如坐下來仔細計畫下週的菜單,以及所需要的食材。到了超市之後,除非你看到真正不買可惜且真的很划算的「買一送一」特價品,不然只購買清單上的食材就好。

吃便宜一點的餐點

  當然,如果要達到省錢的目標,你還得計畫經濟實惠的菜單,而不是需要三種不同魚類、一大袋青蔥,以及一些永遠不會再用到的奇怪印度調味料的菜色。

  學習了解哪些肉類比較便宜,再發揮創意來烹煮。例如雞肝是既便宜、又可以製成許多美味菜餚的選擇;豬排比牛排便宜;便宜一點的部位(例如小塊的瘦肉)通常會比昂貴的部位還要美味──因為你需要燉煮更久肉質才會變嫩,因而也會比較入味。

  隨時記下既便宜又好吃的菜單,然後與食譜一起釘在廚房的牆壁上。例如,起士通心麵(混合一點培根)、豆子湯與大蒜麵包、雞蛋與薯條(從炸魚與炸薯條店買來的薯條)、香腸烤派,以及只搭配橄欖油、帕瑪乾酪與黑胡椒的義大利麵等,都是我們家人喜愛的餐點。

從食譜中尋找靈感

  許多人有食譜,但是都不常使用。花一個晚上翻閱食譜,寫下你想要嘗試的菜單──尤其是那些不需要花太多錢的菜色。甚至可以影印你喜愛的食譜,以方便使用。如果你認為不需要某些昂貴食材也一樣可以做出美味佳餚的話,就捨棄它們吧!

  我最近在閱讀一本由蘿絲‧普林司(Rose Prince)所著的《新英國廚房》(The New English Kitchen),副標題是「改變你買菜、烹煮與吃的方式」,書中主要告訴讀者,藉由聰明選擇食材、自己動手烹煮,並且延長美味食物的壽命等方法,即使買 了好的(有些人會認為是昂貴的)食材,你還是能夠降低整體食物的成本,購買時也會更安心。例如在談到麵包時,她說:

  麵包可以製作出很多不同的菜餚,很少食物具有這種特點。因為隨著麵包不同的熟成度,可以發展出各種新奇有趣的用法。也就是說,麵包可以優雅地變老。一 旦麵包不能做三明治之後,可以簡單地融入各種菜餚:加到蔬菜湯裡;做成麵包紅酒洋蔥湯;巧妙地融入丁香調味的醬料;也能加入水果風味的雞蛋奶油派裡。而土 司更可以做為乘裝你喜愛食物的盤子。能夠如此運用的,不是那種已經切好、包裝好的麵包,而是以傳統方式做出來的麵包,有時候價格會比快捷郵件的郵資貴一 點。這種麵包的品質良好,但也比較昂貴一些,因此值得了解如何善加運用。

  另外,她也列舉了一些使用麵包屑的食譜,包括在義大利麵中加入麵包屑與大蒜,以及西西里風味的麵包屑沙拉等。

  其他這本書中我特別喜愛的妙方還包括:

˙你可以用一百八十元的價錢向肉販買一整隻野兔,供一家四口食用。

˙班節蝦與小龍蝦是一樣的東西,新鮮的龍蝦相當昂貴,但是如果你將龍蝦殼烤熟,再放到熱水裡燉煮的話,會是一道美味的濃湯。

˙好的罐頭鮪魚可以很美味,也比繁複烹煮的昂貴鮮魚還要好吃,不論做成鮪魚派,或是混合半熟的水煮雞蛋與生菜心,都是好吃的餐點。

˙一塊煮熟的火腿能夠在冰箱冷藏保存十天之久,火腿用途無限,絕對不會讓你感到厭煩。

˙食用小牛肉實際上是牛奶製造過程中的副產品(就是不能產出牛奶的小公牛),因此如果你購買英國小牛肉(而不是歐洲來的),等於是幫了牛群很大的忙。

˙烤一大塊牛肉,然後以冷盤方式上菜,是供應一大群人食物的絕佳方式。可以搭配淋上酸橙芝麻醬的米粉,或是水田芥加上調味醬(由美乃滋、雞湯、墨西哥辣椒醬、伍斯特沙司︹Worcestershire sauce︺與芥末調製而成)。


將昂貴的食材運用得淋漓盡致

  連續運用相同的食材、但發揮創意來烹調幾頓餐點,例如我先生運用洋蔥、大蒜、培根、雞肝、少許番茄,以及一把菠菜,做出了美味的義大利麵;剩下的菠菜 隔天則用來製作馬鈴薯、菠菜與雞心豆咖哩。如果你為某一道菜特地買了某種香料,想辦法增加它的用途,將之加入其他菜餚,或多做幾道用得到這些香料的菜。

用小錢變化出多種佳餚

  香料、培根以及乳酪等都是較不昂貴的食材,但卻能夠讓食物更美味、更有格調。例如乾燥辣椒粉以及小茴香等都能做出美味菜餚,而且每次花費不到六毛錢,尤其如果你經常使用它們的話。

  找出學生時代的家政食譜,或在二手商店用三十元買一本。這些食譜會提供你許多省錢點子,又可教你做出便宜美味的餐點。

吃完櫥櫃裡所有的食物

  如果你家裡的櫥櫃裝滿用了一半的扁豆,或是還沒用完的罐頭食品的話,花一個禮拜的時間用完所有的食材。最後,你會擁有一個乾淨整潔的櫥櫃,而且可能在那個禮拜至少省下三百元的餐飲費。

將一半的菜餚冷凍起來

  如果你煮了咖哩、湯或是波隆納肉醬的話,將一半分量冷凍起來,改天再食用。我發現如果我們放任自己愛吃多少就吃多少,再把剩餘的菜放入冷凍的話,將不 會剩下任何食物,因此先分一半吧。刻意製作多一點分量,然後分成多份放入冷凍庫,這樣長期下來,也可以省下許多煮飯的力氣與時間。在冷凍庫中存放一些已經 煮好的菜,也會縮短上菜的時間,減少購買調理包的機會。

花二十分鐘、自己動手煮湯

  記得,只要家裡有洋蔥與雞湯塊,你就能做出任何風味的美味熱湯。再搭配自己做的麵包,那麼包準連饕客都會喜歡!

購買當季的食材,它們不僅新鮮又便宜

  在英國,韭菜的生長季節是九月到隔年四月;蘋果和梨子則是九月到十月;青花椰菜從二月到五月;包心菜生長於冬天;萵苣生長於夏天;而番茄則是從八月到十月。

多運用你的花園

  在花園裡種植香草植物、水果與蔬菜,不僅能替自己省下一大筆錢,還能了解為什麼土壤的味道能夠提昇你的靈性。即使你只有幾種免費的香草植物可供使用, 也會使你更容易做出好吃又便宜的餐點。在義大利麵中加入自己種的新鮮羅勒、奶油、大蒜與辣椒。灑上一些荷蘭芹,可以馬上令菜餚增色不少。即使是昂貴的芝麻 菜與櫻桃番茄,也相當容易栽種。

  不知道該如何開始嗎?到本地溫室或園藝中心逛逛,這些都是出遊的好地點,只要到處逛逛、詢問建議,你很快就會了解該如何開始。

  迷迭香與灰綠色的百里香都是耐寒又好種的植物,在花園裡看起來也相當迷人。沙拉用的芝麻菜可以自己繁殖,而且幾乎全年都可以採收。從冬末開始播種,就會一直生長到隔年秋天。

  在六月初將番茄幼苗種在培育用的袋子裡、施過肥的土裡、盆栽或是垂吊籃子裡(如果你喜歡欣賞灌木的話)都可。

  聖誕節時,要求一株果樹做為禮物。在春天適合為荷蘭芹播種,種在土地或盆子裡都可以。

沒有花園嗎?

  香草植物可以種在陽台上的花盆裡;番茄可以種在袋子裡,放在門階上;或者你也可以考慮在自家附近找一塊農地。如果你希望追求平和寧靜、找到一點屬於自 己的空間,那麼這也可能是滿足你身心靈渴望的方法。人類需要與大自然接觸才能保持神智清明與快樂。想像走過掛著朝露的草地、聽著樹叢裡傳來的鳥叫聲所感受 到的平靜;以及當你彎下腰、用力拔出自己種的球芽甘藍或馬鈴薯時,靴子上沾染的濕潤土壤的味道……

用自家花園賺錢

  如果你種了一批漂亮的有機香草,還可以賣一些給當地有機農產品店,賺取外快。

省下六萬元的午餐費

  如果你通常每天花兩百四十元吃外帶午餐,那麼自己準備午餐,一年可以省下將近六萬元。 ──安德亞‧史密斯與尼可拉‧貝爾德《省錢救地球》(Andrea Smith & Nicola Baird, Save Cash and Save the Planet)

花很多錢在買酒嗎?

  那麼為自己設定每瓶酒少花六十元的目標,比較超市或酒專賣店的價格,或找個週末開車到法國,來一趟度假兼品酒之旅。

不要浪費太多錢宴請賓客

  如果你想要縮緊預算度日,那麼當邀請客人來晚餐時,不要花太多錢準備大餐。我曾經用非常好吃的牧羊人派(譯註:燉過的羊絞肉及蔬菜上覆馬鈴薯泥再加以烘烤而成),或烤得脆脆的馬鈴薯、烤防風草根與約克郡布丁等燒烤餐點,讓我的晚餐賓客們讚不絕口。

自己動手製作果醬、麵包與醃漬食品

  我可以跟你保證,這不僅會讓你省下許多錢,也會帶給你相當大的滿足感。自己動手做果醬、柑橘醬、醃黃瓜或珍珠洋蔥醬,是消磨晚上時光的好方法,也比抱 怨電視上沒有好看的節目還要有意義。你所做的各種罐頭足以供應一整年使用。如果你家裡有麵包機,自製麵包只需要花五分鐘時間準備;如果你有食物攪拌機的 話,大概只需十五分鐘;如果你要自己動手揉麵糰,也只會再多花一點時間,然而其樂趣絕對比你花的時間還多。

一年省下三千到六千元的廚房紙巾費

  運用暗色布料來擦拭小污漬,乾燥布料用來擦乾物品,同時在廚房裡放一捲衛生紙。用舊衣剪裁製成的抹布來擦拭較大污漬或應付緊急狀況。

既省錢又能享受新鮮有機食物的方法

  想要買有機食物,但卻發現它們非常昂貴嗎?我不想在此討論你是否應該食用有機食物,或是提出殺蟲劑會致癌的數據。我終於找到的,是一些有用的事實與解決方案,幫助你運用省錢的方法來食用有機食物。

˙盒裝計畫   
土地協會(The Soil Association)提到,最有效節省有機食物費用的方法是,運用盒裝方案(編按:即當地農場定期向其訂戶派送當季蔬果,訂戶付固定費用,可選擇蔬果 的種類)或找到當地的有機食物來源。事實上,「用盒裝計畫購買有機蔬果,會比購買相同分量的非有機食物還要便宜」。在「為何選擇有機」(Why Organic)的網站(www.whyorganic.org)上,你可以找到有機食物索引,能幫你找到最近的有機食品販賣商,包括盒裝計畫供應商、農 夫市場、農場與郵購方案等。

˙食物種類的選擇
  你吃某種食物的分量越多,可能吃下去的殺蟲劑也越多。因此選擇你較常吃的食物種類 ──例如義大利麵、馬鈴薯與蘋果等,會是比較聰明的方法。

˙剝皮
  剝皮並不能去除所有的農藥殘留物(尤其是那些不只留在蔬果表面的系統性殺蟲劑),但的確是減少殺蟲劑殘留的務實做法,也是對消費者很好的建議,特別是對那些沒辦法負擔或接觸到有機食物的民眾。

˙蔬菜與水果
  《Which?》雜誌分析了政府過去四年來採集的蔬果樣本測試之後發現,某些產品一直存在著殺蟲劑殘留的問題。大約有三分之一到一半的蔬果樣本都還有殺蟲劑殘留,並超過法定劑量的百分之三。特別是蘋果、胡蘿蔔、芹菜、萵苣、梨子與草莓。

  二○○五年四月英國《獨立報》(The Independent)的一篇報導中,分析食用不同食品的優缺點,同時也比較價格,以下摘錄幾項有趣的發現:

1. 購買三十五‧四元的漢斯(Heinz)有機烘豆罐頭,比買二十一‧六元的他牌罐頭要值得。根據「二○○五年一月《新科學人》(New Scientist)雜誌當中一份新研究指出,有機番茄(與番茄醬)所含的茄紅素是普通番茄的三倍以上」。

2. 對白麵包與所有精緻食物而言,有機是沒有意義的。根據《食物醫學》(Food Medicine)的作者蘇珊娜‧奧莉維亞(Suzannah Olivier)表示:「有殺蟲劑殘留的榖類外殼已經完全去除,並不會造成任何殺蟲劑的威脅」。

3. 多花點錢購買有機雞蛋與牛奶是值得的。

4. 但是購買有機牛肉與羊肉卻不是,「所有英國的牛群與羊群都能接觸大自然,沒有受到密集的飼養……即使是很有概念的有機食物信徒,也不願意多花錢購買有機紅肉」。

5. 《超市王國》(Shopped: the Shocking Power of British Supermarkets)一書的作者瓊安娜‧布萊斯曼(Joanna Blythman)曾說:「我即使餓肚子也不願意購買非有機的雞肉。」


發掘自己種植蔬果的樂趣

  類似苜蓿芽、向日葵、苜蓿與大豆,不僅是營養相當豐富的食物,在家種植也很容易又便宜,全年都可以收成,而且只要一個禮拜就可以看到成果。
  許多乾燥豆類與種子都可以自己種植,能讓沙拉增添酥脆嚼感與美味,只要照著以下的步驟去做即可:

1. 找一個容器,裝一半左右的水,放入幾茶匙清洗過的種子,放置於溫暖的地方過夜,不要直接受到日照。

2. 第二天,找一塊棉布(或乾淨的褲子或襪子)蓋住容器,並以橡皮圈固定。將水濾掉、稍微搓洗棉布,再將水濾掉,然後將容器倒放在瀝水槽或拖盤上。

3. 每天重複幾次清洗的動作,確定這些種子的水分徹底瀝乾,以避免腐爛。將看起來不乾淨或發霉的種子挑掉。

4. 在重複清洗、瀝乾二至三天之後,苜蓿、扁豆、綠豆、小紅蘿蔔與向日葵種子就會發芽(這些種子的殼可以食用,也可以丟掉,隨個人喜好而定)。

5. 如果種植苜蓿芽的話,在長出第一片葉子之後,就把它放在有日照的窗台上;接著等四到六天之後,它們的芽大概會長到一至二英吋高。扁豆大概需要 三至四天生長,大約長到四分之一到二分之一英吋時即可食用。綠豆大約需要三到五天的生長期,需要放置於溫暖、黑暗的地方,等高度長到二分之一到二英吋時, 即可食用。向日葵種子大約需要二至三天的生長期,大約長到二分之一英吋左右即可食用。

 
減少不必要與額外的消費

  禁欲主義並非不該擁有任何物品,而是不該被任何物品所擁有。 ──阿里(Ali Ibn Abi Talib, 656-661)

  一點乾麵包、感恩節的感謝,以及從美麗山坡流下的泉水,就是一個人的一生所求。──八世紀時一首基督徒之詩

  人類不需要許多東西就能快樂地生存,甚至有朋友告訴我,我們只要吃烘豆就可以健康地過活!

  分清楚什麼是生活中必需與多餘的消費並不容易,你必須自己學會判斷。

  當然,從某方面而言,這條界線也相當具有實用價值。例如,如果你薪水很高,但卻因為財務透支而感到壓力,那麼你一定有某些不必要與過多的消費。賺取高 薪的樂趣應該在於其所能夠提供的舒適感,而不是因為錢仍然不夠花用,所造成的不滿足。你的目標應該是減少消費,讓你感覺自己真的賺的比所需要的還多。如此 你才會開始覺得富有滿足。

  但如果你賺的錢真的多到足以負擔所有的奢侈品與消費呢?當然這本身也會帶來問題。

˙記住,你所擁有的物品只會帶給你相當少的快樂。

˙記住,對於奢侈品無盡的欲望,可能代表一個人的生活中欠缺了某些東西,而與情緒問題形成一種惡性循環。不要受廣告與雜誌影響或為了吸引別人注意,而陷入欲望的無底洞,不斷購買你買得起的昂貴物品。

˙記住,你花得越少,就越不需要辛苦工作以負擔這些消費。你花在消費的時間越少,能夠花在生活上的時間就越多。
  仍然不確定哪些是過多、不需要的花費嗎?

 這裡提供了幾個指標。


為享受奢華付出的高代價

  將過多的金錢花在盤子、床單或羽絨被套上,是相當不必要的,因為你能夠以較低的價格買到同樣美麗的物品。

在購買真正昂貴的物品之前,再次詢問自己

  當還有更便宜的選擇存在時,購買任何昂貴的「奢侈品」之前,都應該再次詢問自己。如果你能夠在宜家家居找到真的很不錯的廚具組合,為什麼要花一百八十 萬裝一組新廚具呢?為什麼要花三千元買一瓶面霜,而不考慮只要三百元、化學成分又較少的選擇呢?這也較有助於皮膚長期的健康。

我真的需要這樣東西嗎?

  當你購買嬰兒、廚房以及個人娛樂用品時,小心那些不必要、但被包裝成「有用」的物品。我個人認為,專門幫小孩包尿布的機器就是其中一個例子。同樣地, 廚房裡專放湯匙的容器,以及任何高級的成人玩具也不例外。如果你不知如何判斷,只要問問自己,這樣東西是否適合放在《創新品》(Innovations) 這本目錄當中。

縱容自己

  你也應該小心不要將錢花在「縱容自己」的名目上,因為這通常表示在你的生活中,沒有更好的事情可做,或者因工作壓力與過勞而需要的補償。只要想想如果你每天只要工作到下午五點,而不是七點的話,你看起來會年輕多少吧! 為什麼你要買這個東西呢?

  特別是對男性而言,購買昂貴而不必要的物品(特別是給自己使用),往往代表他們對自己的生活或工作感到不如意。

第二棟房子

  我認為在海外購買第二棟房子也隸屬這個範圍,除非那真的比住在飯店或租房子還便宜。或許有人認為這是一種不錯的投資方式,但是我強烈懷疑在大部分熱門地點,房地產的炒作空間還有多少。

只因為你想要新東西就換掉原來的,絕對是一種浪費

  例如,一個特別昂貴、時髦的咖啡機可能會打動某些人,其他人可能會認為它太賣弄、過度,或覺得那是屬於暴發戶的玩意。

低調但令人印象深刻

  事實上,現在流行的是波西米亞風格,而不是八○年代的頹廢風。招待客人喝Prosecco汽泡酒比喝香檳更時髦;而自己動手做的蘋果酥餅,也會比從法式蛋糕店買來的水果餡餅更受人讚賞。一台古典老舊的冰箱也可能比嶄新的冰箱更吸引朋友的眼光。

頭等艙嗎?

  坐頭等艙絕對是不必要的,除非你真的非常需要。

注意花在飾品的費用

  我們很容易在珠寶、皮包、鞋子、領帶與圍巾等飾品上過度消費,不論是購買太多品項,或是花太多錢在某單項物品。如果你的飾品仿冒得很像真品,除非有人走過來仔細查看,不然沒有人會知道。小心不要過度消費在任何東西上,特別是當你無法負擔時。

不要試圖跟上貝克漢的腳步

  我指的是,不要為了吸引朋友、家人或鄰居的目光,而對任何東西付出超過你能負擔的成本。

小心會引起購物欲望的消耗品

  小心迷人消耗品的強大誘惑力。例如,絕對不要花兩萬三千一百元購買時髦的Eglu雞舍,只因為你想要享受每天吃新鮮雞蛋的樂趣。我只選了這個現成的例 子來代表所有容易令我們過度消費的商品。事實上,如果你想買一個雞舍的話,這個商品看起來似乎相當美麗而令人心動,但這正是迷人消耗品的危險。它們呈現了 一種強烈的美好、乾淨與完美的感覺,讓我們以為它們也會令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完美。

  這些產品將我們帶離了生活的真實面,然而唯有在真實當中,我們才能真正找到快樂。

  去買一些木頭與雞舍柵欄用的鐵絲網吧。享受木頭的溫潤觸感,放棄尖銳的金屬釘,並為自己的成果喝采。看著木頭的顏色隨著氣候變化慢慢變深,與你的花園 更融合,而不會因為Eglu雞舍的塑膠柵欄邊緣布滿了雞屎而難過,或看著它放在花園裡特別突兀的景象,就像一根受傷而昂貴的大拇指。

身心靈全方位療癒

認識我的人都知道,我是個很愛看書的人!

(上Plurk也可以得到一些讀書的資訊)

訂閱電子報的好處就是會推薦一些好書! 例如這次博客來就推薦了這本,感覺好像不錯! 先來看一下介紹文吧!

===================================

誠品書店 博客來

學會情緒平衡的方法2——身心靈全方位療癒

Deep Soul Diving

作者:醫學博士 洛伊.馬提納

內容連載

永遠改變的七個步驟

我將跟你分享「永遠改變」的七個步驟以及輕鬆做到這一點的另外三個步驟,讓你打破舊有模式。

步驟一:診斷
開始之前,你必須擬定計畫或策略,你的目標應該像玻璃一樣清楚。

‧你想從你的人生中排除掉什麼?(習慣、模式、痛苦)
‧你想在你的人生中創造什麼?(目標:新的行為、健康的模式)
‧是什麼阻礙了你?(模式、信念、情緒)
‧你需要些什麼才能克服障礙?(技能、信念、特質)

回答了所有問題,並仔細檢查圖14和15之後,就可以繼續邁向步驟二。

步驟二:建立最大動機
將不想要的行為連結到極度的痛苦、將想要的行為連結到極度的喜悅,就會產生動機。問一些能夠將你從否定中喚醒,讓你跟自己的感覺連繫的問題,就能夠做到這一點。

‧如果不改變,會發生什麼事?你這個「不改變」的選擇,在一年、五年、十年或二十年內,會對你的身體、情緒、心理和心靈健康造成什麼樣的結果?

‧如果不改變,你會付出什麼代價?如果不夠堅強,沒辦法忍受,於是不斷回復舊有的行為模式,你會有什麼感覺?

‧如果保持原狀,對你的健康和人際關係有何影響?如果不改變,你會變成什麼樣?你對自己有什麼看法?

受夠了因為不想要的行為而造成的極度痛苦,同時考慮過所有後果,你會往正面那一邊邁進。

‧如果你現在改變,會發生什麼事?在一年、五年、十年、二十年內,這些改變對你的身體、情緒、心理和心靈健康有何正面的影響?

‧你內在擁有改變所需的一切特質,而且你有力量、有毅力,無人可擋——對於這個事實,你有何感覺?
‧你在一年、五年、十年、二十年內會有何感覺?到時你的健康狀況如何?

‧改變過後,你會變成什麼樣?你可以提供自己什麼樣的正面回饋?

如果你正在體驗極度的痛苦和最大的喜悅,就會了解是「你」,而不是環境需要改變。問題永遠在你,這不是選擇,而是唯一的路,你就是需要改變的那個人!什麼時候改變呢?唯一的答案是「現在」——不是明天,不是一週內,不是等你準備好,而是現在就必須改變。

只有「現在必須改變」的迫切性出現了,你才會生出動機。你已經因為舊行為受夠了苦,你必須感受到這一點,必須看清楚眼前只有這條路可行。這股動機會使你充滿活力。

每天問自己上面這些問題,你就會不斷感覺到自己動力十足。而關於最大動機的五個階段,請參閱圖16。

把步驟二用在節食上,可能會出現下面這些現象。

建立最大動機的步驟:

‧如果現在不改變,會發生什麼事?一年內,我會多出二十五公斤,五年內多出四十公斤,十年內就會出不了門或無法爬樓梯,或者可能中風,身體半癱。我會覺得自己身體虛弱,很悲慘、很灰心。
‧維持現狀要付出什麼代價?——健康、人際關係、一疊醫療帳單、新衣服和自尊。別人看到我這個樣子,讓我覺得很尷尬,於是不再出門。

‧我的健康會有什麼變化?會生什麼病?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中風?我的壽命會縮短五到十年,而且最後幾年會過得很悽慘。我會覺得自己是個全然的失敗者、是隻愚蠢的肥豬。

‧如果我現在改變,那會怎樣?我會覺得比較舒服,比較有自尊,為自己感到驕傲,覺得自己很棒,看起來很好、很健康。

‧我會變成別人靈感的來源,幫助他們在人生中做出同樣的改變。

‧一年內,我會為自己感到驕傲;五年內,我會擁有許多自信,能夠面對任何挑戰。我是優勝者,然後我要以穿得好、打扮得宜來獎勵自己。

‧我要何時開始呢?我必須現在開始改變,沒有替代方案。我受夠了,誰也阻擋不了我,不達目的絕不罷休。

建立最大動機之後,就可以邁向步驟三。

步驟三:打破舊有的、不想要的模式
有了十足的動機之後,打破舊模式就成了最重要的步驟。攪亂保持現狀的突觸很重要。一般人犯下的最大錯誤,就是試圖靠意志力去改變,其實這個方法最難。例如,假使想戒菸,就必須用呼吸運動或一杯水,來代替每一根菸。

在打破模式的過程中,重點在於改變生理機能,這樣才能改變你朝向動機和策略的路線。觀察自己的行為並不容易,不過卻可以為這點做準備。如果你是個想戒菸的老菸槍,就必須把菸扔掉,否則只要你還有祕密庫存,那就不是認真地想戒菸,是在欺騙自己。

下面列五個可以迅速改變模式的工具。

1.改變生理機能
站 起來,做呼吸運動,讓你所有的肌肉變得緊張。我最喜歡的運動之一是用拳頭(手的側邊)擊打另一手的手掌,先擊掌三下,然後換手。重點在於要站直或坐正,然 後快速擊打,好像在跟自己比賽一樣,同時深呼吸,並結合下面的肯定句:「我接受現在的自己、愛自己,即使我從來沒改變!」

重複這個動作約十二次。做過這個運動後,可以背誦其他的正向肯定句或咒語。而你所擺出來的姿勢必須是有信心、有自信、積極正向的,這很重要。


2.正向的肯定句
這 些肯定句只有在你遠離批判的心智、呈現正確身體姿勢時才會有效。因此,我總是把自己的肯定句與剛剛提到的技巧結合在一起。正向的肯定句包括:我可以做到、 我熱愛挑戰、我一天比一天好、我值得、我該得到這樣的報償、我全心全意、我無人可擋、我的內在擁有改變所需的一切特質、我毫不費力就可以做到、我是優勝 者。


3.最大的動機
把注意力轉移到你的目標上,回想舊行為讓你受到的極度痛苦,以及你渴望的行為帶給你的直接的喜悅。


4.觀想
把注意力轉移到目標上:如果現在就達到你所有的目標,你會有什麼感覺?感受那股正面能量,想像它越來越強大。將強度加倍,然後想像這股正面能量的光芒擴散到你每一個細胞。


5.改變你的例行公事
沖個冷水澡,到自家附近走走,跟陌生人聊聊天,往自己臉上潑冷水。

如果你想建立運動的習慣,因此把鬧鐘響的時間撥快一個小時,準備比平時早起做運動,這樣等於宣告失敗。除非你把鬧鐘裝到盒子裡,用膠帶封起來,並把剪刀藏到浴室裡,然後貼一張便利貼,上面寫著:「我知道你做得到!」這樣才有可能打破原有的模式。

我 們再回頭談節食那個例子。想像你想要打破的模式是吃點心,或是隨手拿東西吃的習慣。你可以把所有糖果、點心、巧克力都扔掉,然後在餅乾罐上貼一張紙條: 「沒人可以阻擋我!每天我都會贏、體重都會減輕!即使現在也一樣!」冰箱上也貼一張類似的紙條。當你很想大吃特吃時,請做做拳頭擊掌的運動。

如 果你現在想著:「這一切對我而言太複雜了。」那麼這是你的自我破壞系統在說話。如果你想徹底改頭換面,就必須一步步照著做。自憐絕對會帶你走向失敗,一切 的源頭就在動機。如果你曾經受過嚴重的創傷,最好尋求適當的協助。上述步驟已經證明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成功執行,即使最難改變的人也不例外。

打破模式的額外祕訣:
‧下一次,找一條不一樣的上班路線。開車、搭火車、搭公車,幾個方式輪流。
‧做些不一樣的事情。造訪一座你平常不會去的城市,去那裡逛街、散步、吃午餐或晚餐。
‧打破日常生活習慣,利用一個早上到林間健行。
‧計畫一種你平時不會採行的度假方式。
‧打電話給老朋友,約時間見面。
‧培養一種新嗜好(空手道、彈奏樂器、繪畫、種植盆栽植物、陶藝)。
‧帶一個流浪漢去吃飯,讓他填飽肚子。給他一些現金,至於他怎麼花這些錢,就不是你的責任了。
‧找一個可能需要微笑的陌生人聊聊天。
‧買幾件你平時不會買的衣服,例如亮色系的、流行的,或不一樣風格的衣服。
‧剪個新髮型。
‧如果你是男人,試試看一星期不刮鬍子。
‧想想看,找出另外十二個可以打破的模式。

打破模式是個方法,可以讓你從深陷其中的常規裡解脫出來,如此你才能用新的眼光看待人生。
而你的出發點必須是彈性。如果某套策略失敗了,請找尋另一套策略。不斷改變策略,直到找到有效的策略為止;一旦事情進行得不順利,就是再度改變策略的時候了。

人生就是無止境的改變。大部分的人尋求維持現狀,需要結構和規則來保護自己,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恐懼改變。結果,大部分人就變得相信自己虛構的信念和恐懼:我很滿足、我不需要、到了我這個年紀……、好好的幹麼改變?

「一旦我們不再運用想像力,就不再活著,於是每天一點一滴地死去。」說得太戲劇化了嗎?這句話出自一位心理學教授,他利用觀想的方式,改善了他百分之八十八的病人(棘手病例)的病情。

我建議你開始仔細檢視人生,開始打破自己的舊有模式。

步驟四:建立新模式——整合進你新的自我認同裡
前 面提過,我們必須建立新突觸,而方法就是要運用我們所有的感官去觀想,這樣腦子才能接收到最大量的刺激。而擁有了支持的信念系統、運用所有感官,再加上正 確的身體姿態,並繞過批判的心智,才能發揮正向肯定句和觀想的效用。在步驟三,我們學到如何將新模式深度整合到這個系統裡。我們利用左、右拳輪流擊打手掌 的技巧,並結合正向肯定句。這是我開發過最強而有力的技巧,許多人都在用,小孩子尤其喜歡。
現在我要加進更多資訊,這樣才能排除舊突觸,安置新突觸。我們在奧美嘉法裡面運用了一項特殊技術,我開發這項技術是為了建立健康、有活力、療癒、回春、有自尊和長壽的全新自我認同。所有病患都應該採用這套技術,以迅速恢復健康。
這樣的改變是永久的,而且是自我認同的一部分。因此,我們必須將這套技術整合到我們的神經及能量系統、我們的意識和潛意識裡。
我使用一套系統,結合針灸穴點、肯定句、觀想、脈輪整合主穴點(Integration Master Point,簡稱IMP),以及與神經系統連結的耳朵反射區。

五大元素針灸穴點
1 .土:從兩隻眼睛的中心點垂直往下畫兩條線,然後在眼瞼下方一個拇指處,就是土穴點,很容易找到。土穴點涵蓋的範圍很廣,跟反射點不一樣。
2. 水:水穴點位在鎖骨下方、胸骨旁邊,也就是第二根肋骨連結胸骨的地方。
3. 木:木穴點位在身體右側與胸腔中間的地方。
4. 火:火穴點位在手掌側邊(與小指呈一直線)。握拳的時候,這裡的皮膚會起皺褶。
5. 脈輪整合主穴點:位於胸骨上,心臟附近。可以用食指和中指畫個無限大的符號(橫放的數字8),畫過心臟,這裡整合所有的脈輪。

程序
1.永遠要從刺激火穴點開始,輪流用左、右拳擊打手掌,速度盡量快,並加入肯定句:「我愛我自己,接納現在的自己,即使我從來沒改變!」將這句話重複三到七次。要確定自己很專心且保持警覺。每唸完一遍肯定句,就深呼吸一下。

2.用一隻手(拇指和食指)或兩隻手(兩根食指)刺激土穴點,加上肯定句:「我接納並尊重自己,即使我非常沒有自信,心中有憂慮。我選擇自信和內心的平靜,現在如此,永遠如此。」至少重複三遍。

3.用一手或兩手輕敲水穴點,加上肯定句:「我愛我自己,即使在恐懼、沒有安全感的時候。我永遠選擇自信和信心。」至少重複三遍,並結合深呼吸。

4.木穴點只有一個,在胸腔邊緣,與鎖骨垂直相交的地方。輕敲或按摩該穴點,加上肯定句:「我歡迎並尊重我的憤怒和挫折感,擁抱它們帶給我的課題,並且永遠選擇高度的自尊和絕佳的耐性。」重複三到七遍。

5.輕敲食指的尖端可以刺激金穴點,加上肯定句:「我完全接納自己最深沉的悲痛,也接受自己無法放下這些悲痛,然後永遠選擇喜悅、靈活、快樂。」重複三到七遍。

6.輪流用左、右拳擊打手掌,速度盡量快,並保持肩膀平直,深呼吸,再加上肯定句:「我可以從容地處理所有挑戰和痛苦的學習過程,我選擇寬恕和不執著,並允許自己懷著自在、感恩和喜悅的心情學習。」

7. 平靜地呼吸,用一隻手在胸口畫出無限大的符號,感覺平和、安詳和平靜洗滌你、貫穿你全身。看你如何成功改變你的模式——享受、體驗、感覺。慢慢將兩隻手舉 到耳朵旁,開始按摩耳殼內部(見圖19),然後沿著耳朵邊緣往下移,來到耳垂(頭腦反射點)。按摩的時候,請加上肯定句:「我命令我的自主神經系統消除維 持舊模式的所有突觸(將舊模式一一說出來)。」然後觀想自己扯掉舊突觸,插上新突觸。

把整個程序重複三遍。若要得到最佳結果,整個程序(包括所有步驟)要每天做三次,持續三個月。

把你的肯定句寫在一張紙上,隨身攜帶,這樣不管你在哪裡都可以練習。

你可以自由運用屬於自己的肯定句,不過一開始請採用我在前面提供的例句。


步驟五:安駐你的信念——正向整合技術
此刻的你正在將新模式整合到自我認同裡,所以,將正向信念深層地安駐到自己身上是相當重要的。你正在建立成功和永遠改變的基礎。

正向整合技術的方法有二:
1.運用五大元素穴點,然後是脈輪整合主穴點(觀想自己處於心中渴望的狀態)和耳朵反射區療法。我優先推薦這個方式。

2.只運用左、右拳輪流擊打手掌的技術(刺激火穴點)。

兩種方法都試試看,都很好用。

說肯定句的時候一定要結合正向整合技術。要有創意,要簡短並切中要點。以下面的模型為基礎,在你的劇目裡加些變化。你整天都可以做這個練習,也可以在鏡子前面做。

給正向整合技術的肯定句
‧我可以達到我的目標,我有這個價值,我有能力。
‧我就是我,我尊重並接受自己,而且我愛我自己。
‧我夠好、夠聰明、夠美、夠勇敢。
‧我愛現在的自己,能夠泰然自處。
‧我接受身為人和靈魂的極限。
‧我完全開放自己,讓自己的潛能和內在智慧得以發揮。
‧我擁有的比我展現給全世界看的多很多。
‧我是愛、是光、是有神性的、是特別的、是有智慧的。
‧我泰然面對自己並非不朽的事實,了解我遲早會死。
‧我泰然面對老化的過程。

你可以創造屬於自己的變化型:我很堅強;我很快樂;我是優勝者;我一天比一天有活力、健康、年輕;我熱愛挑戰;我無人可擋。

正向整合技術可以隨自己喜好做幾次都沒關係,即使只做三十秒鐘也可以。重點是要去做,那麼成果很快就會顯現。你會覺得更安心、更安全、更有自信。

若發生事故,也可以在事後運用這項技術來重新架構自己。另外,在面對困境之前也可以用,這樣會讓你覺得自己充滿力量。運用這項技術,將正向特質安駐在自己身上吧!

步驟六:看見未來,感覺未來
定期檢視你現在對特定情境有何反應,就可以發現你的潛意識與自己的反應是否一致。

‧踏進未來(假設是一年後),重新創造你目前面對的某些情境,看看你在一年後會有什麼感覺。
‧轉移到那樣的情境裡。如果沒有達成目標,你會聽到什麼?感覺到什麼?看到什麼?對自己說什麼話?
‧那個情境是你真正想見到的嗎?你是否還需要其他特質?請進行中斷模式的程序,然後整合新模式、正向整合技術,並重複所有步驟。
‧當你有了正向的感覺,讓它成倍地增加。你覺得如何?你可以記錄下什麼感覺?有什麼改變?
‧用正向整合技術,將這一切深刻地安駐下來:我值得、我該得到這樣的報償、我可以做到、這就是我、我是最好的、我全心全意。

你越臣服於這個過程,它對你的影響就越深。


步驟七:評估並保持專注
有些突觸深入系統,扎根很深,你必須把它們當雜草,不斷剷除。當你心中有了清晰的圖像,並且把「我無人可擋」深深地安駐在自己身上,就一定會達到你的目標。

當你注意到某件事無法順暢地運行,請立即打破那個模式,改變態度,改變你的姿勢,同時深呼吸。最重要的不是一次就達到目標,而是你下定決心,勢必達成。這是成功的關鍵。為心智設定程式跟開發電腦軟體很像:都需要不斷精進。

這個過程永遠不會停止,你會不斷將軟體升級,變得更好、更精進、更少錯誤,這是一輩子的過程。

你的日常作息中還要加入另外三個步驟。

1.早上的例行公事
起 床後不久,就開始進行步驟四:運用五大元素來安駐新模式,接著運用正向整合技術。然後短暫冥想,設定當天的意念。如果你已經知道當天會是怎麼樣,請觀想自 己和諧地處在所有情境裡,內在充滿力量;觀想自己在晚上回家以前,整天都開心、健康、放鬆;觀想自己重複步驟四和正向整合技術。以這種方式開啟每一天。

2.白天的例行公事
白天,請保持高度警覺,留意任何你不想要的模式和行為。如果不想要的模式出現了,請打破這些模式,並將你的反應轉變成你想要的行為或反應。重複步驟四和正向整合技術,例如可以在浴室中練習。

3.晚上的例行公事
對 你的這一天進行評估,再次體驗所有經歷,尤其是狀況不佳的事項。完成這一章提到的七個步驟之後,再重複一次,不過此時要用上自己所有的力量。設定意念,告 訴自己隔天起床時會精力充沛、精神飽滿、心情愉快。然後運用五大元素、脈輪整合主穴點和耳部反射區,來觀想並安駐這個意念。